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思念故人
成语典故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杜甫历经艰辛危险逃到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李白在“安史之乱”中,怀着平叛报国的志愿,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璘图谋不轨失败,李白受牵连被罚流放夜郎(今贵州西北部一带)。杜甫在秦州得知这一消息,这时他与李白已经阔别十五年了,他相信李白是爱国的,是为了平息安、史叛乱的。至于李璘乘机起兵另有所图,那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事,李白是无罪的。他怀着对李白的深切同情和无限担忧,写了《天末怀李白》诗,诗的内容大概如下:
“天边刮起了凄厉的冷风,
先生正跋涉在流放的征程。
远赴夜郎一路上风波险恶,
何处得以问讯故人的死生?
为什么好人总是文济命不济,
妖魔鬼怪还伺机乘危夺命。
经过汨罗你只能投诗入江,
去向屈原述说自己的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