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塞磊落[ yì sè lěi luò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出处 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造句 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明 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诸君得此,也可以少慰抑塞磊落了。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五十三回:好像一种抑塞磊落之气,充塞于字里行间。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