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 shāng fēng bài sú ]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道德败坏的贩婴团伙
出处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造句
在封建社会,男女自由恋爱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
这些伤风败俗的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身心的毒害是不容忽视的。
他居然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
正因为他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才干出这伤风败俗的勾当来。
女子袒胸露臂,出现于公共场所,伤风败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典故
伤风败俗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释义“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常用于谴责不正当的行为。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论佛骨表》中,韩愈说: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根本没有。尧、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们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在位的时间长,寿命也很长。佛教是从东汉明帝时期传人中国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齐、梁、陈和北魏后的各个朝代,对佛教无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来说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荤,还三次出家当和尚,结果还是被叛军包围,活活饿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却悲惨死去。现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宫里来供奉,使王公大臣们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富。有的百姓愚昧无知,甚至发狂地烧的自己的身体,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败坏风俗的事,会被人们当作笑话四处传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来,应当把那块佛骨扔进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