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辞[ dà fàng jué cí ]原指极力铺陈词藻。现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轻视之意。 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造句 刘斯奋《白门柳 - 秋露危城》第六章:“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大发议论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柳宗元与刘禹锡主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他在官场上屡屡失意。但文学成就很高。散文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他死后,韩愈写《祭柳子厚文》称赞他:“玉佩琼琚,大放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