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毙

束手待毙[ shù shǒu dài bì ]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坐以待毙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
造句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部队没有后援,他们只得束手待毙。
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必须想个妥帖的办法脱离危险。
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