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跳虎卧[ lóng tiào hǔ wò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造句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香雪 《兰陵王》一阙,句句从对面写来,直至结处云:‘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一笔叫醒,戛然而止,用笔亦有龙跳虎卧之奇。” 清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取隋》:“灵庆池则有腾掷之势,略见龙跳虎卧气象,尤为妙品。”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昆仑 之巅,波涌云垂,张乐 洞庭 之泽。”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