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
《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造句
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
但这时候,轰隆一响又接着个金声玉振的劈啪,就在诸公头顶盖了下来。
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琴声幽幽,金声玉振,一时间筏边群鱼踊跃,百鸟翔集,随着小筏一同顺江东下,沿岸暮春时分即将萎谢的花也纷纷复苏,再度绽开。
金声玉振,雅乐之声典雅悠扬,舞者场面宏大,加之数十万人一齐颂唱,充满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您老之言金声玉振,可惜常常被统治者用来愚民,比如封建的伦理道德就害人不浅。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名声
近义词
掷地有声 声成金石
金声玉振说的是谁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