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无人

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旁若无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造句
一位同学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旁若无人地高声唱歌,毫不介意他人的感觉。
整桌人尚未动筷子,而只有他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起来。
一对画眉在车路旁的山坡上觅食,旁若无人。
门一打开就看他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
上课铃都响过了,小明还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唱歌。
他迟到了十分钟才到会场,又旁若无人地大声嚷嚷,大厅里的人都反感地看着他。
一位下课回来的小朋友,正旁若无人地看他的书。
几个南霸天的狗腿子,吆五喝六,旁若无人,人们无不侧目而视。
三个大胆的匪徒竟在热闹的弥敦道上旁若无人地打劫金铺。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傍若无人 大模大样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 目空一切 目无余子 惟我独尊 目空四海 不可一世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反义词
虚怀若谷 众目睽睽
旁若无人典故
战国后期,卫国人庆卿(荆轲)到处游说六国抗秦,遭到赵国的轻视,就去燕国,结识了乐师高渐离,他们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喝酒唱歌,唱到高兴时,时而狂笑,时而相对痛哭,好像这世界上只有他俩,旁人都不存在似的。燕太子丹在田光的引见下,劝说荆轲去刺杀秦王,但他们都没有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