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志士仁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造句
祖国的事业需要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
在中国近代史上,志士仁人曾经苦苦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我们的革命事业还需要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而成仁。
旧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索真理而流血牺牲。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强敌侵犯,国土沦丧,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寻求抗敌救国的真理。
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进行过实践和研究。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仁人志士 耿介之士 正人君子
反义词
跳梁小丑 魑魅魍魉 无耻之徒
历史上的志士仁人有哪些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苏武、吉平、谭嗣同三人,为了忠义可以忍受万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舍生而取的义,只能是忠义。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