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 jiāo bīng bì bài ]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骄兵必败
出处
《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造句
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败于赤壁的根本原因。
学习上同样也是骄兵必败。
我们都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可骄傲。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含劝诫性质
近义词
一败如水 骄者必败 傲卒多败 傲卒多降
反义词
哀兵必胜 钝学累功
骄兵必败的上一句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字面上的解释是骄傲的军队会打败仗的意思,实际上指的是关羽盲目自信,未接受诸葛亮东合孙权,北拒曹操的建议,以个人的力量抗拒东吴和曹魏两大军事集团,最终遭致杀身之祸的故事。总之就是要劝解我们凡事不可骄傲自大,要量力而行,灵活应对。
骄兵必败的故事
汉朝时,军队经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国的军队发生战争。公元前68年,双方又发生了一次战争,汉军占领了车师国,匈奴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国。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皇帝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在群臣中有两种意见:将军赵充国主张攻打匈奴国,使他们不再骚扰车师国;而宰相魏相则不以为然,他对汉宣帝说: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能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国再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官吏需要治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在增多。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事。接着,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后果: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是打了胜仗,也会后患无穷。因为如果仗着国家强大、人民众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力,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而骄横的军队一定会灭亡的。(原文是: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我们汉朝的军队应该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军队,而不是骄横的军队啊!汉宣帝认为魏丞说的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骄兵必败歇后语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