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非洲大陆的夜幕落下来了,我坐在房间里,眼睛不想再看电子屏幕,拿出Kindle正思索着再读点什么好的时候,看到了首页显示《战争与和平》已经读完了。有些不敢相信,也有些怅然若失,一下子真的不知道该读些什么好了。
想到自己当初下载这本小说,图的只是做一个了断。《战争与和平》,听名字就能感觉到这部小说的恢宏,而我一向缺乏理解与欣赏那些恢宏作品的格局。我总是更偏爱门罗这样的作家,简单得难以想象的语言,却把普通人的生活与困境刻画地无比真实,就像我总是担心在宏大的叙事里,每一个个体会不会就失去了鲜活,成了时代的牺牲品。何况那位作家还是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巨匠的名字现在听起来是那么遥远又陌生,加上他沙俄的背景,我总觉得他的文字会像《钢铁是怎样炼成》似的,带着共产主义色彩。
可是这部小说的大名出现在太多的地方了:报刊列出的伟大小说排行榜上、文学在线课程上、别的作家的小说里。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形容它是伟大的、经典的、属于全人类的。好像如果没有读过它,就没有资格说自己喜欢文学一样。
大夸张了,真有这么好吗?一直借口先再读点别的我,终于懒得再拖延下去。把资源捣腾进Kindle的那点时间里,我又看到一些关于此书的评价,其中赫胥黎拜读的时候嘴里不停念叨着“是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的这段把我逗笑了。至于吗?
刚打开书的时候我也曾被左下角长达50个小时的预计阅读时间震惊到,当时我几乎确信自己会半途而废。神奇的是,磕磕绊绊、断断续续地,我还是把它读完了,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对于战争与军事一窍不通甚至全无兴趣的我,竟然内心也一路和书里的主角们浮浮沉沉。真是庆幸。
读毕全篇,对这部小说的伟大才能有一种更深的认识,对这位作家也才能有更深的敬佩。他歌颂了一种伟大,也讽刺了另一种伟大。前一种伟大是人民的伟大,后一种伟大是许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眼里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伟大,也正是我一直惧怕的那一种伟大。
正因为托尔斯泰内心装着从贵族到农奴上上下下各个阶层的众生,他才会坚定地支持前一种伟大,也正因他持着这样一种立场,他的小说背景与故事不论多么宏大,其中形形色色的每一个人物才未失作为人的个体的鲜活。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整个作品的基调,我想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最珍贵的品质所在。
令人叹服的除了这种珍贵的品质,还有他无与伦比的写作才华,这份才华是语言贫瘠的我完全无法形容的。我只能在每一次他对人物的刻画上,每一个巧妙又顺理成章的情节上,每一回他鞭辟入里的分析中感受到,并被这种才华深深地折服。
虽然自己的阅读水平并不能支撑自己进入足够深入的地步,但即使只停留在一个粗浅的层面上,我也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深刻洞察、温柔关怀。更重要的,我感受到一种单纯的阅读的快乐。快乐到我会和朋友说,我像追剧般地把一部伟大的经典小说糟蹋成了一本网络小说。
不过就算在追剧这个浅薄的阅读层次上,我也应该好好地感谢托翁,感谢他在一系列的大风大浪、生离死别和人类灾难的最后,给了读者一个童话般的幸福结局。这算不算他作为作家的温柔。只是在达到这温柔的尽头前,人们走过了太长的残忍的战争之路。
战争背后的原因总是错综复杂,种种因素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战争的过程常常也令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每个人感到面对这股强大的洪流,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无力阻挡,无法避免,只能被裹挟着向前。如今自己身处非洲,大多数工作之外的时间,只是呆在酒店的房间里闭门不出,曾经上外交口译时,老师做过好几个非洲国家的前大使,她总和我们说非洲是她走过的最美的大陆,然后我如今身在此处,却难有机会感受这片大陆的自然之美。从新闻上看,外面的局势越来越不太平,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安全感的地方更能感受到和平的可贵,感受到祖国和平繁荣的今天背后,是过去怎样带血的历史,和现在怎样巨大的付出。在民族声音浪潮越来越高昂的今天,我自豪的同时心里也暗暗地害怕,害怕真的狂热、真的开战、真的有人流血牺牲,那时会因此产生多少半死不活的母亲、支离破碎的家庭。可在当下这样的国际环境中,这样的趋势也是同样地那么无法阻挡、无可奈何。
他的书里写了那么多人的'人生,我暗想这其中也有我的,至少在那些五光十色的角色身上,我偶尔看见自己生命里某段岁月的投射。对于人生意义的迷茫恐惧,被幸福拒之门外的伤心难过,以及身为异乡人的漂泊无根。遗憾的是,我共鸣的无非都是矫情又个人的那些烦恼,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勇猛、官场上一心为民的思虑、甚至大家庭中为全家幸福操心的那份无私与自我牺牲,我都没有。我还是一味沉陷于自己那窄小世界的得失之中。
没人因此责备我。托翁慈悲的雨露还是降下来,落在每个人的头上,也包括我的。回顾阅读小说这一路,心里经历的那些起起落落的情绪,有揪心、有同情、有感叹、有不忍、有伤悲、有喜悦、有满足。这些情绪不止针对在战争中身不由己的书中人,或是因战争分崩离析的家庭,也针对我自己,有时甚至还针对整个国家、整个人类。诚然,中间的某些片段也唤起自己不好的回忆,仿佛伤口又被扯开,令我感觉到鲜明的痛楚。可最后,它还是选择治愈了我,就像世界历劫无数灾难后,上天的甘霖最终还是降落在这一片焦黑开裂的土地上,渗透进心灵干裂的缝隙之中,滋润了它们,愈合了它们,给心灵又加入了新的生命力,就像又给生命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还是那个托翁迷弟赫胥黎说过的话,他说“一个人读过《战争与和平》后,他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至少在我的身上,我觉得他说对了。所以即使自己文笔拙劣,也还是想把感想记录下来,分享给愿意倾听的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2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XX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安德烈公爵心灵的发展史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一开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认为人不必要为了信仰而战。但当他奔赴战场,目睹了死亡之后,奥斯特里齐宁静、广阔的天空却给了他非理性的“天启”,让他顿悟般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转变了思想。后来大橡树的枯荣给予他的,也是类似的启示。这一体现安德烈灵魂转变的重要情节,在邦达尔丘克那里表现的很充分,在美国版里根本没有。还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离开后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虚与无聊,是她被安纳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这个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显得有些突兀。当然,“活泼的生命是不会犯错误的”,娜塔莎的纯真并没有因为私奔而变丑。
但娜塔莎是不适合安德烈的。他们之间自以为存在的爱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泼的生命力来驱赶自己内心的虚无感,但当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后,他内心却满是疑虑。“此刻,安德烈心中,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邦达尔丘克的电影里,安德烈脸上迷茫而严肃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爱情这样应该感性的时刻,他心中却全是理性,并在这理性里认清了自己。很多年来,每想到安德烈这个人物,我总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适合安德烈。每个女人到了他那儿,都会成为另一个丽莎。安德烈不是用来生活的。小说最后,娜塔莎和皮埃尔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皮埃尔可以,但你能想象,安德烈公爵会过这样的生活吗?
50年代的亨利·方达、赫本,很年轻,很漂亮,但正象从美国版的电影中看不到俄罗斯广阔的社会背景一样,他们的气质中,也没有多少俄罗斯韵味。这一点,只要和邦达尔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较,就一目了然。当然,也许美国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爱情故事。那就无需比较。
皮埃尔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样,对人生和社会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皮埃尔更世俗,更生活罢了。
除了主人公,两部电影人物反差很大的`,还有安德烈的父亲,老保尔康斯基。这是个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他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者,严重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没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谈到丽莎,很有意思:很难对付是不是?没办法,女人都这样……谁叫她那么漂亮呢。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形象相差很大。美国版里,是肥胖的俄罗斯农民形象。而在邦达尔丘克那里,则是戴着一头时髦假发的瘦削贵族,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贵族——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一定会认同这样的形象。
按说,没有理由喜欢这样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欢。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觉得安德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和他父亲很象。
喜欢的人物,还有库图佐夫。这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总是一幅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象没有任何行动,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所以,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倒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大智若愚面前,滚滚而来,又黯然溃去。托尔斯泰是在用战争表达他认为的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的命运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3每个人都有其承担的人生使命。《战争与和平》中的库图索夫是为了那场著名的俄法战争而生的,战争结束了,他的使命也结束了,他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我们活着,一定有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即使再平凡再渺小,也一定是不可忽视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20xx字的《战争与和平》读后心得,欢迎参考借鉴。
这个寒假,我又重读了《战争与和平》,它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有人说,托尔斯泰写这本书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它包含了许多知识,包括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纪实,《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而非文学。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中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这部作品以高超的技艺描述了本世纪初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战争与和平》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罗斯的生活,这会胜过读几百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著作。 ”
读《战争与和平》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作者——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小说以1805——1820年的欧洲大陆为背景,在战争与和平的交错中描述了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等四个贵族家庭的爱恨情仇。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战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和妹妹玛利亚照顾,在军中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和荣耀,主人公二皮埃尔,他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高贵,由于继承了父亲别祖霍夫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变成了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瓦西里公爵看上了皮埃尔的这一点,便把相貌美丽但品行不端的女儿埃莱娜嫁给了他。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遭受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新婚后的皮埃尔不就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好友多洛霍夫搞暧昧,他为了自己的名誉同多洛霍夫决斗并将其打伤,最终皮埃尔与妻子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认识了互助会后慢慢找到了新的信仰。
此时,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让安德烈感到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直到遇到活泼漂亮、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强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耐不住寂寞与埃莱娜的哥哥阿纳托利私奔。直到1812年的一次战争,娜塔莎看到深受重伤,生命垂危的安德烈公爵,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顾他,可惜安德烈公爵还是去世了。皮埃尔化妆成农民想刺杀拿破仑反被俘虏。其妻埃莱娜在这战火练练的环境下依然放荡不羁,最终因为误服堕胎药而死。
几个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人生起伏后,最终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在战场上牺牲,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终成眷属,尼古拉·罗斯托夫和玛利亚·博尔孔斯卡娅也组成了美满的家庭,小说的叙事部分以两个家庭的幸福家常收尾,令人倍感温馨。
战争,充满着杀戮,为了所谓的信仰去战争,而不管生命的`高贵,这是非常不好的。的确,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正如书中所说:“我到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战争,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喜欢战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并论,战场不过就是沾满鲜血的修罗场。帝王永远是无情的,战争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事关国家利益的“打架”。
书中有多处描写到,在战争这样的环境下,人丑陋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厌恶,像放荡的埃莱娜,视财和权如命的瓦西里公爵......而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迎来的只会是和平。
这本书在人物描写方面保持一种朴质大气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是内蕴深邃。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的经历都十分丰富。如皮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他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争中再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以及娜塔莎的变心、最后死亡,他的变化比较突然。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变化,他们天生的根本属性是不会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人物的性格,托尔斯泰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感情和悲悯。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进行客观的批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
在历史和历史教材中,平凡的个人只不过是政治巨浪中的一滴水,或者是一大串统计数字中的分子或分母。人性近乎被泯灭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一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还原了那些所谓的政治意义,泯灭了的最朴实的个体生活。而恰恰是那些个体生活才能反映人类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在评价拿破仑是否伟大时说道:“那没有淳朴,善良和真实,那就没有伟大。”是的,脱离了善恶标准的伟大不过是另一种渺小罢了 ,《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一部还原人类最真实的一面的伟大的巨作,读完此书,我感觉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了一次深刻的净化!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4人的想法是变幻莫测的,初上战场的士兵看到皇帝就激动的不行,自己切身死过两次以后会完全漠视这些无意义的战争。战争本质上就是富人出钱穷人拼命的勾当。
故事中几位关键男主人公因出身,境遇,选择的不同而走上孑然不同的人生
我还是比较看中皮埃尔和安德烈之间的友情,皮埃尔金子般善良的心,安德烈坚毅的思想行为,卓越的能力,博爱的心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那些行为恶劣,坑蒙拐骗的人以及那些趋炎附势一心向上爬的人总让人觉得不耻。
其实他们也有些过人的头脑,能够找到升迁和改变命运的捷径(巴结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迎娶陪嫁丰厚而久未出嫁的老姑娘,用骗术赚取别人的财富)。
只是苦了那些没本事又碍于情面的老实人,在一次次的吃亏中耗尽家财。
但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表现出了人生的不公平。有些人不需要自己太争取就有可观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他们可以轻易保持自己超然的态度,体面的生活,拒绝别人的底气,代价不菲的尝试。
但如果是个破落贵族,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追求权利的提升和金钱的获取。
否则只能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永不可能维护贵族阶层生活。
鲍里斯在动嘴求婚前就已打探好未婚妻的嫁妆,并且提前对预收款做了支出计划安排。
三大家族活下来的皮埃尔,尼古拉,娜塔莎,安德烈妹妹分别组成了两个家庭。宋尼雅跟着尼古拉一起过,但一直未婚。娜塔莎评论她说代表那类越缺越少的人,是一朵荒花-只开花不结果。
皮埃尔经过战俘生活后成熟了很多,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善于爱别人。通过娜塔莎也过上了简朴富足的生活。
尼古拉终于学会了经营,生活在童山,通过自身的努力还完了外债,并逐渐富裕起来。
读了最后一章,才理解作者是要通过宏达的社会群体像来展示社会的运作规律,整体社会是由千万个不同的人物所构成的,他们有大致类似的文化和信仰,但在具体的层次,能力,财富和价值观上又各有不同。大家都扮演自己社会上应有的角色,社会就会运转起来,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不管是皇帝还是将军,个人意志在历史上能发挥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
吐槽一点不好的地方,小说中描写爱情与兴奋的对话略显得夸张,那么肉麻的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说不出口。另外对人性及痛苦的描写比较空洞。皮埃尔,安德烈的历次想法变化,都仅仅描述了探求新意义的各种失败,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想,如果非说有,那就是他们和老兵以及总座都认可的“顺势而为”思想。
但这种思想偏消极,也让人觉得安德烈此人感情淡漠,对妻子,未婚妻,父亲。妹子及孩子都没有多少感情。
还有一点明显离谱的众生相,大家都没有痛感!这是小说的一大败笔,可能作者本人没有经历过肉体的痛苦,所以写不出那种感觉。但缺失的这一环使众多的战士形象和战斗场景都像镜花水月般不真实。
各色人等终将离我们远去,变成后人的历史,读本书看到了几种不同的人生。
愿借鉴古人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能过的更好。
人物之安德烈
安德烈是本书的主要核心人物之一,作者对他的描写以及评价以正面衬托为主。出身贵族,能力卓越,财富与社会地位均属上乘。最重要的是品德高尚,获得了众多真挚的友情。
他的人生也是除了皮埃尔以外最具有戏剧性的,早早结婚生子,关爱夫人但不热烈宠爱。敢于为国捐躯,在战斗需要时扛起团旗冲锋。大难不死后意志消沉。经皮埃尔点播后重获新生,做了许多推动社会进步的尝试,重返社会时偶尔收获了新的爱情。因父亲反对而推迟婚期一年,在回国前的最后时刻遭遇道德破坏王华西里公爵家兄妹的合力狙击,导致娜塔莎禁不住诱惑,暂时的困难和欲望掩盖了内心的`深层想法,要放弃坚守了一年且马上功德圆满的婚约。读到这里真心让人心痛,那么优秀善良乐观的女孩子,那么深的爱着优秀的安德烈,居然如此浅薄,不禁怀疑她是否本性如此,从小时候起就有见一个爱一个,爱一阵又换一个的黑历史。不禁觉得老伯爵要求设置一年冷静期的英明神武了。
人,真的是失去以后才会觉得珍惜,遭受痛苦后才会反思并改进。
至于安德烈第二次复出参军,本应该是他人生境界升华后结出硕果的阶段,但他的屡次选择却逆势而行,先是拒绝了改革派头目的好意邀请,又拒绝了老上级要求他留在总座司令部的邀请,拒绝了宽恕未婚妻的错误,拒绝了皮埃尔的善意问候。
最终在重要战役中作为后备队在等待命令的过程中被炸伤***。
感觉他在这个关键阶段放弃了很多机会,仅做了一点点职责范围内的努力,而且对爱情和亲情仍保有愚蠢的执念。最最重要的是,他在这一时期几乎一事无成,连死伤都让人觉得十分不值得。
为了让他的人生丰满,作者最终安排了他与情敌在战地医院的重逢,与未婚妻在撤退养病的路上重逢,与妹妹和儿子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重逢。从而在死亡来临前可以从容的回顾一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对亲朋好友有个最终的交待。
整体上,他是一位让人钦佩的人物,关键原因是他品德高尚,有能力有担当且不媚俗。但他受感情和道义的羁绊太甚(不愿违抗父亲的明显错误要求),略略继承了一些父亲的偏执风格(非要找机会向情敌发起决斗),最终未能成为他最初心目中耀眼的流星。
人物之拿破仑
书中对拿破仑的评价不高,认为他只是略有才华而被历史选中的幸运儿。绝非英明无敌的大英雄。大部分成就都是靠夸大承诺,故弄玄虚,投其所好,加上聪明才智得来。
如果重要的成就都起于伟大的愿景,那么夸大承诺可能真的是成功的必由之路。确实很多知名伟人夸大过承诺。人都是寿命几十年,可能大都逃不过被社会道德,领袖意志操控的命运。
信心要强,预期要提前承诺,这是必要条件。付出全部的努力,善用有效的资源,抓住关键机会最终做成事业,兑现承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读完本书,感受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即生动又有趣。千差万别的人们按自己的意志扮演自己的角色,我们也是茫茫众生中的一员。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5《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无疑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整个世界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人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宁静地鼓动着并震慑着狂风暴雨。他思想的自然的动作,使他从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引入描写军队与民众,描写千万生灵意志交融着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说。他在塞白斯多堡围城时所得的悲壮的经验,使他飞外俄罗斯的国魂和它古老的生命。
最初是一片静止的海洋,俄罗斯社会在战争前夜所享有的和平,开始的几章,以极准确的手法与卓越的讥讽口吻,映现出浮华心魂的虚无幻灭之境。直至这些活死人中最坏的一个、Baile亲王才发出一声生人的叫喊:
“我们犯罪,我们欺骗,而是为了什么?我年纪已过五十,我的朋友……死了,一切都完了……死,多么可怕!”
在这些暗淡的、欺妄的、有闲的,会堕落与犯罪的灵魂中,也显露着若干具有比较纯洁的天性的人——在真诚的人中,例如天真朴讷的RierreBesoukhoo,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与古俄罗斯情操的MarieDmitriwna,饱含青春之气的Rostove;——在善良与退忍的灵魂中,例如Marie公主;——还有若干并不善良但很高傲且被这不健全的生活所磨难的人,如Andre亲王。
可是波涛开始翻腾了,第一是“行动”。俄罗斯军队在奥国。无可幸免的宿命支配着战争,而宿命也更不能比这发泄着一切.的场合中更能主宰一切了。真正的领袖并不设法要指挥调度,而是如Koutouzoo或Bagnation般,“凡是在实际上只是环境促成的`效果,由部下的意志所获得的成绩,或竟是偶然的现象,他们必得要令人相信他们自己的意志是完全和那些力量和谐一致的。”这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好处!纯粹行动的幸福正则健全的情状,惶乱的精神重复觅得了它们的均衡。Andre亲王得以呼吸了,开始有了真正的生活,……至于在他的本土和这生命气息与神圣风波流离的地方,正当两颗最优越的心魂,Dierre和Marie公主受着时流的熏染,沉溺于爱河中时,Andre在奥斯丹里兹受伤了,行动对于他突然失掉了陶醉性,一下子得到了无限清明的启示,仰身躺着,“他只看见在他的头上,极高远的地方,一片无垠的青天,几片灰色薄云无力地漂浮着。”
“所等的宁静!所等的平和!他对着自己说,和我狂乱的奔驰相差多远!这美丽的天我怎么早就没有看见?终于窥见了,我所等的幸福!是的,一切是空虚,一切是欺罔,除了它……它之外,什么也没有,……如此,颂赞上帝罢!”
然而,生活恢复了,波浪重新低落。灰心的、烦恼的人们,在都市颓废诱惑的空气中,他们在黑夜中彷徨,有时,在浊世的毒氛中,融泄着大自然的醉人的气息,春天、爱情、盲目的力量,使魅人的Natacha去接近Andre亲王,而她不久以后,却投入第一个追逐她的男子怀中。尘世已经糟蹋了多少的诗意、温情、心的纯洁!“而面临着恶浊尘土的无垠的人”依然不变!但是人们却看不见它。即是Andre也忘记了奥斯丹列兹的光明。为他,天只是“阴郁沉重的穹窿”,笼罩着虚无。
对于这些枯萎贫弱的心魂,极需战争的骚乱重新来刺激他们,国家受到威胁了。一八一二年九月七日,Brodino村失陷,这壮严伟大的日子啊,仇恨都消灭了,Dolokhoo亲抱他的敌人Pierre。受伤的Andre,为了他生平最憎恨的人,车中的邻人AnotoleKouraguine遭受患难而痛苦,充满着温情与怜悯。由于热烈地为国牺牲和对于神明律令的屈服,一切心灵都联合了。
“严肃的、郑重的,接受这不可避免的战争……最艰难的磨练莫过于把人的自由在神明的律令前低着屈服了。在服从神的意志上才显出心的质朴。”
大将军Koutouzoo便是俄国民族心魂和它服从命运的代表。
“这个老人在热情方面,只有经验,——这是热情的结果——他没有用以组合事物搜寻结论的智慧,对于事故,他只用哲学的目光观照,他什么也不发明,什么也不干;但他谛听着,能够回忆一切,知道在(世界八大奇迹是哪些?世界八大奇迹包括埃及的金字塔、奥林匹亚宙斯神像、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港灯塔、秦始皇陵兵马俑。)适当的时间运用他的记忆,不埋没其中有用的成分,可亦不容忍其中一切有害的成分。在他的士兵的脸上,他会窥到这无可捉摸的,可称为战胜的意志,与未来胜利的力,他承认比他的意志更强有力的东西,便是在他眼前展现的事物必然的动向;他看到这些事物,紧随着它们,他亦知道蠲除他的个人意见。”
最后他还有俄罗斯的心。俄国民族又是镇静又是悲壮的宿命观念,在那可怜的乡人,PleotomKaratarev身上亦人格化了,他是质朴的、虔诚的、克制的,即在痛苦与死的时候也含着他那种慈和的微笑。经过了种种磨练,国家多难,忧患遍尝,书中的两个英雄,Pierre和Andre,由于使他们看到活现的神的爱情与信仰,终于达到了精神的解脱与神秘的欢乐。
书中包罗着成百的英雄,每个都有个性,都是描绘得如是真切,令人不能遗忘,兵士、农夫、贵族、俄国人、奥国人、法国人……但这些人物的可惊的生命力,我们如何能描写!对于这一批在欧罗巴文学中独无隅的肖像,在此丝毫没有临时构造之迹。而《战争与和平》的最在魅力,尤其在于它年青的心。托尔斯泰更无别的作品较本书更富于童心了,每颗童心都如泉水一般明净,如莫扎特的旋律般婉转纳入,例如年轻的NiwtasRiostov、Sonia和可怜的小Petia。
最秀美的当推Natacha,可爱的小女子神怪不测、娇态可掬,有易于爱恋的心,我们看她长大,明了她的一生,对她抱着对于姐妹般的贞洁的温情——谁不曾认识她呢?美妙的春夜,Natacha在月光中,凭栏幻梦热情地说话,隔着一层楼,Andre倾听着她……初舞的情绪恋爱,爱的期待,无穷的欲念与美梦,黑夜,在映着神怪火光的积雪林中滑雪,大自然迷人的温柔吸引着你。剧院之夜,奇特的艺术世界,理智陶醉了;心的狂乱沉浸在爱情中的肉体的狂乱洗濯灵魂的痛苦,监护着垂死爱有的神圣的怜悯。……我们在呼唤这些可怜的回忆时,不禁要发生和在提及一个最爱的亲友时同样的情绪。这样的一种创造和现代的小说与戏剧相比时,便显现后者女性人物的弱点来了,前者把生命都抓住了,而且转变的时候,那么富于弹性,那么流畅,所以我们看到他在颤动嬗变——面貌很丑而德性极美的Marie公主亦是一幅同样完美的绘画;在看到深藏着一切心的秘密暴露时,这胆怯呆滞的女子脸红起来,如一切和她相类的女子一样。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相关文章:
战争与和平的心得02-26
战争与和平作文02-06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02-28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4-17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3-22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9-11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9-01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05-09
名著《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