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

人非草木[ rén fēi cǎo mù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人非草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造句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当看到我医务人员给被俘官兵精心治疗的情景,他落泪了。
《醒世恒言》卷十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万里向蒙不杀之恩,收为厮养,委以腹心,人非草木,岂不知感。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用法
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近义词
身非木石 人非木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