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
《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造句
他执法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地把儿子送入法庭。
历史上那些能大义灭亲的人物,都是令人敬佩的。
大人你大义灭亲,我就人神共愤。
国法公平不可失,所以宁可大义灭亲,不可因私废法。
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
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大义灭亲,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
日为维护正义,大义灭亲,与月展开连场血战。
大敌当前,他不徇私情,揭露了叔父叛国投敌的罪行,这种大义灭亲的行动,令人敬佩。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维护正义。
近义词
天公地道 不徇私情 秉公灭私 六亲不认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反义词
里通外国 认贼作父 徇情枉法 徇私舞弊
大义灭亲典故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