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
《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造句
为政者倒行逆施,最后总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这个倒行逆施的暴君终于被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
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只能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击。
自作孽不可活,像这般倒行逆施的恶徒,必遭法律制裁。
然而这样的权力集中正在犯一个倒行逆施的错误。
他在任时的倒行逆施,导致他今日的失败。
像他这样倒行逆施,违背天理,真不怕遗臭万年?
赌场钱财的分配使这些法律变得倒行逆施。
一切违反人民意愿的倒行逆施,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横行霸道 为非作歹 无恶不作 左书右息 胡作非为 逆行倒施 本末倒置 逆施倒行 大逆不道
反义词
三从四德 不破不立 嘉言善行 因势利导 顺理成章 惩恶扬善 正道直行
倒行逆施典故
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不肯罢休,他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鞭打了三百下,总算解了心中之恨。他的好朋友申包胥看到伍子胥为报私仇而把自己的祖国灭了,还要在死人身上出气,就派人去对他说:亏你还是楚国人,你太过分了!伍子胥对来人说:我已经老了,日子有限,我急于报仇,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做这样违背常理的事!